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面对徐阶和朱载坖各自的上疏,嘉靖根本不搭理,将所有的奏疏一概留中。言官们古早了一阵发现嘉靖根本不愿理这事情也就不再上疏了。
当然随着大军的进发,每天所要消耗的粮秣是以海量计算的,虽然朝廷已经多次严旨催促东南转运粮秣,但是大军每日的消耗还是非常惊人的,户部尚书贾应春多次向嘉靖上疏,要求嘉靖催促汪道昆从速进剿,嘉靖当然知道贾应春的压力,但是嘉靖更知道战事是催不得。
嘉靖仍然对贾应春的奏疏加以留中,不语回应,反而再三告诫汪道昆和李成梁一定要持重用兵不可轻举妄动。
而汪道昆和李成梁统帅大军驻扎在安东之后,一面与辽东总兵恭顺侯吴继爵取得联系,一面与朝鲜交涉,令其向大军提供马草等物资,同时派兵助战,老实说李成梁对于朝鲜兵是极为看不起的,高丽棒子能有什么战斗力,但是用他们运运粮草什么的,权当苦力就是了。
同时,抵达安东的辽东经略汪道昆召集女真各部的其他首领,要求他们出兵助战,同时向他们了解王杲的现状。这次前来的大头目是建州卫指挥使王台和建州左卫指挥使觉昌安,这两位现在都是女真部落中心向大明的人物。
汪道昆下令设宴款待两位首领,同时向他们了解王杲的相关情况,通过王台和觉昌安之口,汪道昆和李成梁了解到现在王杲修建了古勒城,准备大加经营,以对抗官军,同时也确定了锦衣卫的消息是准确的,王杲确实和打来孙勾结在一起了。
王杲为了尽快的扩充自己的实力,暗地里派亲信进入大明腹地,以重金聘请懂船工、习水战的人员来到古勒城中,指挥操练军士。他们铸造铁索拦截苏子河水面,派巡逻船只巡查水道,完全控制了女真哈达、乌拉等部落,现在拥兵八千之众,号称部族有五万人。
汪道昆笑着说道:“两位首领,这次朝廷遣大军剿灭王杲,不知二位可以派多少人马助战呢?”
对此王台和觉昌安表现就有些不同了,王台表现的相对比较积极,愿意派兵协助大明,但是觉昌安就显得有些犹豫了,他仅仅是表示自己可以派人作官军的向导,至于派兵作战,觉昌安推说自己的部落受灾,实在是无力协助大明。
送走了这二人之后,汪道昆和李成梁、吴继爵等人一道商量此事,汪道昆问道:“二位总戎都是熟悉辽东的,二位怎么看此事?”
其实事情已经很明显了,王杲是铁了心要和大明作对了,但是女真其他各部,对于王杲的态度,并不明确,王台的建州卫是心向大明的,愿意配合官军剿灭王杲,但是觉昌安的建州左卫态度就很暧昧了。
吴继爵已经在辽东待了一段时间了,对于女真各部也算了解,他为汪道昆解释了一下其中的情况,王杲率部众于古勒城崛起后,部族势力四处扩展。一时之间在女真各部中风头无两,起先觉昌安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对王杲加以控制,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杲之子阿台为妻,形成了联姻。
但是令觉昌安始料未及的是,两部联姻之后,王杲凭借自己的实力,反而有吞并建州左卫的趋势,使得觉昌安极为被动,建州左卫的一众部落首领,相继投归到王杲麾下,成为王杲的部将。孤立无助的觉昌安父子,现在日子并不好过。
而王台则是急于剿灭王杲,之前王台的建州卫哈达部称霸于女真诸部,之前叶赫、乌拉、辉发及建州女真所属之浑河部对哈达尽皆服之,而自从王杲崛起之后,王台的实力就大不如前了,所以王台想借助大明的力量来收拾王杲,这次大明讨伐王杲,心中最高兴的恐怕就是王台了。
而觉昌安对于王杲的心情就很复杂了,一方面觉昌安当然痛恨王杲侵夺自己的部族,另一方面,觉昌安很清楚,一旦王杲败亡,王台的建州部在女真各部中又是一家独大,到时候建州左卫的处境可能比之现在还不如。面对大明大军讨伐,觉昌安现在应该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了。
汪道昆问道:“这觉昌安可还恭顺?”
吴继爵说道:“汪经略,这觉昌安首鼠两端,虽然尚称恭顺但是不可信任。”
在吴继爵看来,觉昌安和王杲就是一丘之貉,没什么大区别,觉昌安父子在王杲帐下期间,王杲待其甚厚,遇事与之相议。王杲南下掳掠的活动,觉昌安和他的建州左卫也没少参与,虽然觉昌安一直坚称自己是被王杲胁迫的,但是在吴继爵的心目中,觉昌安就是两头下注,首鼠两端。
一方面,觉昌安父子暗中与大明边将往来,密报王杲部众的侵掠动向。另一方面,觉昌安的建州左卫也积极参与王杲的南下掳掠,所以吴继爵认为觉昌安不可信任。
汪道昆作为经略,当然不仅仅是要思考作战,更是要思考怎么长治久安,王杲当然是要剿灭的,但是王杲被剿灭之后的问题怎么处理,也是汪道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,对于汪道昆来说,不仅仅是要一战剿灭王杲,更是要安定女真诸部,使之不再袭扰大明。
而关键问题就是在女真各部之中互相制衡,挑动内斗,因为一旦王杲被剿灭之后,王台就会一家独大,这是大明所不愿意看到的,大明必须在女真各部中扶持一个心向大明的,用以制衡王台,之前汪道昆本来考虑的是觉昌安,但是现在看来觉昌安并不可信,还需要另找他人。
李成梁说道:“末将倒是认识一个人。”
李成梁说的那个人就是尼堪外兰,他出生在建州女真部加哈,只是个没落的女真贵族,但是精通汉语,和大明边将熟悉,更重要的是,尼堪外兰实力弱小,要是没有大明的扶持,他的部落随时都会被王台吞并。